什麼是 RPA(機器人流程自動化)?

今天在為「都更流程自動化」這個想法查資料的時候,反而學到了一個新詞彙:RPA(機器人流程自動化),覺得挺有意思的。

RPA =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

簡單來說,就是透過「錄製」用戶在 UI 上的行為,將重複性工作的流程自動化執行,常運用在基於表單

的傳統軟體。

以我的經驗,企業的運營是由「一系列動作」組合成「標準流程」完成的,這些流程通常橫跨多個軟體與資料介面之間進行,比如說大公司常有的 BPM 電子公文簽核、ERP 維護、財務數據存取等,就蠻符合上述的使用場景。如果可以把這些動作自動化,就能大幅降低日常機械性的操作行為,類似「2B 市場的 IFTTT、Zapier」的概念。尤其在需要整合沒有 API 介面的老舊系統、無法透過存取資料執行批量工作的時候,這個功能就顯得特別有用。

指標公司

還沒有接觸過這類軟體,先了解一下市況。

幾個想法

  • 可以透過錄製行為建立「動作清單」,由用戶自行組合各種動作,形成各式各樣的流程。
  • 既然流程被數位化(量化)了,便可以檢驗工作效率,分析值得優化的地方,甚至導入 AI 使運營「智慧化」。
  • 是否還可以導入 GPT,學習動作清單和自定義流程?感覺很像 AutoGPT,但怎麼避免災難性、不可逆的指令被執行是個大問題。
  • 這對傳統企業是個重要機遇,RPA 不但是實現數位轉型的重要過程,加上 AI 甚至可以使它們資料的「年資優勢」大大地被加強,實現轉骨。
  • 公司們應該要加緊整理資料、梳理流程了。